千古家训|隋唐五代宋元篇:原文+译文

繁体
上页 | 共3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狂言示诸侄

[ 作者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居下圭祭(今陕西渭南)。青年时家境贫寒,对下层社会了解较多。贞元年间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赞善大夫,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后任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诗作反映黑暗现实和人民疾苦,以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最为有名。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狂言示诸侄》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白居易以诗作来告诫子侄为人处事的道理。诗作于晚年,他主张“独善”身,其“独善”的主旨也渗透到教子生活中。他阐明了自己“知足常乐蝣的处世哲学,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希望晚辈们能从自己身上受到启迪。

【原文】

世欺不识字,我忝攻文笔。

世欺不得官,我忝居班秩。

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

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

心安不移转,身泰无牵率。

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

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

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

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

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

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傍观愚亦见,当己贤多失。

不敢论他人,狂言示诸侄。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上的满足和自得之情。诗中通过对比世俗观念与个人的实际感受,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诗人首先表明自己虽然不识字,但却能以文笔为生;虽然不得官职,却也能在社会中有一席之地。这种自我安慰的语气,透露出诗人对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独特看法。

接着,诗人提到人到了老年往往多病多忧,但自己却幸运地避免了这些苦楚,婚嫁事宜也都已经解决。这不仅是对现状的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生活状态的满意和平静。

在后续的叙述中,诗人的这种心安理得、身体健康的状态,使他能够享受一种闲适自在的人生。即便到了老年,也不需要太多的物质追求,只需一件衣服抵御寒冷,一顿饭就能过完一天。

对于生活空间和交通工具,诗人也持有节制的态度,不认为小屋住所或少量的马匹是缺憾。这种简朴生活的主张,体现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诗人自诩为优幸之身,并以此自视为知足之心,这种自我肯定也是他内心平和、不与世俗比较的一种表现。他并未对外界指手画脚,而是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向读者展示了他的生活哲学。

总体而言,此诗展现了白居易淡泊明志、自得其乐的人生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功利的精神境界。

朱仁轨诲子弟言

[ 作者 ]

朱仁轨,字德容,唐代人。终生未仕,隐居养亲,死后人私谥孝友先生。

【原文】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夫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推而行焉,于已既无大损,而又能革薄从厚,亦何惮而不为也。

【译文】

辈子给别人让路,也不过只多走了一百步;一辈子给别人让界,也不过只失去了一块地。

辞让之心,人人都有,推广践行,对自己没有什么大的损害,又能剔除薄寡,增添厚重气韵,为何害怕而不去做呢。

杜秋娘之金缕衣

[ 作者 ]

杜秋娘,生卒年不详,唐间州(今江苏镇江)人。早年由镇海节度使李奇买来做歌舞妓,后纳为侍妾。唐宪宗平定李奇叛知,她先入宫为奴,后封为秋妃。系唐时宫女,有宠于景陵帝。唐穆宗即位后,命其为皇子傅母后削籍为民,返乡而卒。

【原文】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译文】

不要爱惜荣华富贵,一定要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枝头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李翱寄从弟正辞书

[ 作者 ]

李翱(772-841),字习之,唐陇西秋道(今甘肃临洮)。字习之,贞元进士,元和初为国子博士,性耿直,仕宦不显,文章辞致浑厚,为当世所推重,谥号"文",有《李文公集》传世。

【原文】

知尔京兆府取解,不得如其所怀,念勿在意。

凡人之穷达所遇,亦各有时尔,何独至于贤夫,而反无其时哉?此非吾徒之所忧也!其所忧者何?畏吾之道未能到于古之人尔!其心既自以为到且无谬,吾何往而不得所乐?何必与夫时俗之人,同得失忧喜而动于心乎!

【译文】

知你京兆府科举考试未能如愿,不必过于在意。

凡人的贫穷或发达,和他的际遇是否符合时机有关,为何只有你这个贤丈夫反而怀才不遇无法发挥?这并非我们所必须忧虑的。要忧虑的是什么?怕我们的道德未能达到古之的境界。若我们自认为已达到了,而且正确无谬误,那么为何不快乐的勇往直前?何必和当下的凡夫俗子一般见解,内心受到影响而时忧时喜?

【原文】

借如用汝之所知,分为十焉,用其九,学圣人之道,而知其心;使有余,以与时世进退俯仰。如可求也,则不啻富且贵矣。如非吾力也,虽尽用其十,祗益劳其心尔,安能有所得乎!

【译文】

假设你所掌握的知识分为十分,用其中九分来学习圣人之道,调和内心,使自己在应对时代变迁、进退应对时游刃有余。如能做到,不仅富且贵,实为人生之幸。若非自身能力所及,即便用尽十分力气,也只是徒增心劳,又怎能有所收获呢?

【原文】

汝勿信人号文章为一艺。夫所谓一艺者,乃时世所好之文,或有盛名于近代者是也。其能到古人者,则仁义之辞也,恶得以一艺而名之哉!仲尼、盂轲殁千余年矣,吾不及见其人。吾能知其圣且贤者,以吾读其辞而得之者也。后来者不可期,安知其读吾辞也,而不知吾心之所存乎?亦未可诬也。

【原文】

夫性于仁义者,未见其无文也。有文而能到者,吾未见其不力于仁义也。由仁义而后文者,性也;由文而后仁义者,习也。由诚明之必相依尔。

【译文】

秉行仁义的人,从没有见过他做不好文章的,文章能做得好的人,我没见过他不致力于行仁义的。由秉行仁义到做好文章,是内在的性理使然;由做好文章到行仁义,也是惯性的指向。这就像诚和明是相互依存、相伴相生的。

【原文】

贵与富,在乎外者也,吾不能知其有无也,非吾求而能至者也,吾何爱而屑屑于其间哉!仁义与文章,生乎内者也,吾知其有也,吾能求而充之者也,吾何惧而不为哉!汝虽性过于人,然而未能浩浩于其心,吾故书其所怀以张汝,且以乐言吾道云耳。

【译文】

富贵,决定于身外的因素,我不知道此生能否拥有,不是我追求就能得到的。我何必热衷于它急切地用心在这上面呢?

仁义和文章,是内在产生的,我知道它是实有的,是我可以通过追求而充实的东西。那我有什么可担忧而不去争取的呢?

你虽然天性超过一般人,然而胸怀还不够坦荡、大气,所以我写下这些思想来开扩你的心胸,望我所讲的原则道理能使你宽慰并津津乐道。

戒公主崇俭

[ 作者 ]

赵匡胤(927~976),宋太祖,祖籍涿州(今河北涿州市),生于洛阳。从后周显德三年起,先为殿前都指挥使,继为国军节度使、殿前殿点检。后周显德七年(960),发动陈桥兵变,建宋朝,改元建隆。先后扫平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地方残余势力,确立了一统天下的局势。

赵匡胤深知"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之"的治国之道,建国之后,积极改革官制,减轻徭役,重视发展生产。他心胸宽宏,不尚峻刑厉法,重用读书人且唯才是举。生活上,他身体力行地反对奢靡,对子女要求尤严。

【原文】

永庆公主曾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上见之,谓主曰:"汝"-3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上日:“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寝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主惭谢。

永庆公主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舆,乘以出入?”上笑日:“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饰,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当勿复言。”

【译文】

永庆公主是赵匡胤的女儿,后嫁右卫将军魏成信。有一次,她穿了一件贴绣铺翠的短袄,“上见之”,赵匡胤看见了,告诉公主说:“你把铺翠饰品摘下给我,以后不要再用了。”永庆公主不以为然,笑着说:“不就是一件饰品吗?能用多少翠羽?”赵匡胤严肃地说:“不然。你身为公主,穿这么奢华的衣服,宫里宫外一定会争相效仿。这么一来,京城翠羽的价格肯定飙升,老百姓被暴利诱惑,捕捉贩卖翠鸟,杀害生灵,影响渐多,都是由于你的原因。你生长于富贵之家,当珍惜福泽,怎么可以造这样的恶业呢?”“主惭谢。”公主很惭愧,并道歉。

有一日,公主陪赵匡胤闲坐,与皇后一起说:“您做天子已经很长时间了,难道不能用黄金装饰您的轿子,出入乘坐吗?”这个建议似乎也很有道理,但赵匡胤却笑着说:“我拥有四海,即使宫殿都用金银装饰,力量都是可以办到的。只是一想,我是为天下守护财产而已,怎么可以妄用?”“我为天下守财耳”,这话说得多厉害,今日读之,还是让人警醒。赵匡胤又说:“古人说,凭借一个人治理天下,不要用天下伺奉一个人。如果只是以伺候自己为准则,那么,让天下之人依靠谁呢?以后再不要说这样的话了。”

王旦示子手书

[ 作者 ]

王旦(957—l017),北宋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进士出身。在丞相任上十余年,为官清政廉明,无人敢以私事求他,亦不置田产宅院。弥留之际,皇上达银五千两,以为表彰,谥文正。

【原文】

王中书子明,大名莘人,事寡嫂有礼,与弟友爱甚笃。家人未尝见其怒,饮食不精洁,但不食而已。尝试以少埃墨投羹中,子明惟啖饭。问何不啜羹,则曰:“我偶不喜肉.”后又墨其饭。则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子明不置田宅,曰:“子孙当各念自立,何必置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尔。”子明疾甚,戒子弟曰:“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柩中。”

【译文】

这是王旦在弥留之际写给儿子的家训,情意殷切,正气浩然。"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平心而论,此话说说容易,真正要落到实处,则实属不易。

告诸子及弟侄

[ 作者 ]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为官清廉,关心民生疾苦。任陕西经略副使时,改革军制,抵御西夏,镇守地防,被誉为"胸中有百万雄兵"。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力倡新政,颇有作为。然一生坎坷,几遭贬斥,仍不改初衷。《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千古传诵,令后世感佩不已。范仲淹有子四人:纯{右、纯仁、纯礼、纯粹,皆有名于时。

【原文】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

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尚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 [5]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

京师交游,慎于高论,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惟能忍穷,帮得免祸。

大参到任,必受知也。为勤学奉公,勿忧前路。慎勿作书求人荐拔,但自充实为妙。

将就大对,诚吾道之风采,宜谦下兢畏,以副士望。

青春何苦多病,岂不以摄生为意耶?门才起立,宗族未受赐,有文学称,亦未为国家所用,岂肯循常人之情,轻其身汩其志哉!

贤弟请宽心将息,虽清贫,但身安为重。家间苦淡,士之常也,省去冗口可矣。请多着功夫看道书,见寿而康者,问其所以,则有所得矣。

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只与同官议,莫与公人商量,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当看老叔自来如何,还曾营私否?自家好,家门各为好事,以光祖宗。

【译文】

我穷的时候,和你母亲赡养我母亲,你母亲亲自烧火做饭,而我亲自预先代尝咸淡,从来不曾充裕过。现在有了丰厚的俸禄,想用它赡养母亲,母亲已经不在了。你母亲已经早早去世了,我最遗憾的是,不得不让你们享受富贵之乐。

吴中亲族很多,和我固然有的血缘关系亲近有的疏远,然而以祖宗的角度来看,就都是祖宗的子孙,当然没有亲疏之分。既然在祖宗看来无所谓亲疏,那忍饥受冻的我怎么能不去救助?从祖先到现在积德一百多年,而实现在我的身上,得以做了大官,如果独享富贵而不体恤宗族,将来死去了怎么去地下面对祖先,今天有何面目到家庙里去呢?

在京师与人交游,不要高谈阔论别人的是非短长,因为你不是谏诤之官,不在负责进言的位置。姑且去温习文字,清洁自己的心灵和行为,以求自立自强。一辈子的评价,应当从大节中显示出来,不必私下谈论是非曲直,以免因求取小名而招至大辱

少来往于京师,凡是有利可图的地方,就应想到可能存在忧患。我多次经历风波,就是善于在困穷时忍耐,因此得以免除祸患。将要参加殿试

大参就任官职后,必然受到了解和信任。要一心勤学奉公,不要担忧前途。千万不要写信求人推荐提拔,只有充实自己是最好的。将要参加殿试,诚恳地展现我们的思想和文才,应该谦虚诚恳,心存敬畏,这样才符合士人的名望。

青年时期不应陷于多病之苦,怎么能不注意养生健体呢?门户才刚刚立起来,宗族还没有受恩赐;有文学上的声名,也还没被国家任用,怎能按照平常人的情志行事,而放纵自己的身体任自己的志向泯灭呢?

贤弟请放宽心好好修养,虽然清贫,但求身体安康为重,家庭生活苦平淡,是士人的正常状态,省去多余的仆人就可以了。请多花时间在读佛道典籍,见到长寿又健康的人,问人家是怎么做的,就会有所收获

了。

你做官不可办欺骗之事,要与同事和睦多礼,有事要与同事商量,不要同上司官吏商量,不要纵容乡亲到属下兴贩取利。自己一定要做清心之官,切不可营取私利。你看老叔我一向如何,曾经谋求过私利吗?一家有好事,家家都有好事,来光宗耀祖。

范仲淹与中舍书

【原文】

某再拜中舍三哥:今日得张祠部书,言二十九日曾相看三哥来,见精神不耗,其日晚,吃粥数匙,并下药两服。必然是实。

缘三哥此痛因被二婿烦恼,遂成咽塞,更多酒伤着脾胃,复可吃食,致此吐逆。今既痛深,又忧家及顾儿女,转更生气,何由得安?

但请思之:千古圣贤,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后事,一身从无中来,却又无中去。谁是亲疏?谁能主寄?既无奈何,即放心逍遥,任委来往。如此断了,即心气渐顺,五脏亦和,药方有效,食方有味也。只如安乐人,忽有忧事,便吃食不下,何况久病,更忧生死,更忧身后,乃在大怖中,饮食安可下?请宽心将息将息。

今送关都官服火丹砂并橘皮散去,切宜服之服之。

【译文】

仲淹再拜中舍三哥:我今日收到张祠部的信,信中说,二十九日他曾探望三哥,见您精神萎靡不振。这天晚饭只吃了几勺粥,并且服用了两剂药物。我想他说得一定是实情。因为和二婿着急生气三哥才得的病,于是造成咽喉肿痛,加之多喝酒伤了脾胃,再吃东西,造成呕吐。现在病情加重,又忧虑家中的事情顾及儿女,反而更加生气,这样恶性循环,身体怎么能安康呢?请三哥想想,自古圣人贤士都不能避免生死,不能顾及身后事。人是赤条条来到这个世间,又赤条条离去,谁是亲近、疏远之人?谁能主宰这一切?既然无可奈何,那就立即放下心来自在逍遥,一切顺其自然。去掉了各种顾虑,就能心平气和,五脏和谐,药物才会起作用,吃东西也才有味道,只有这样你才能安心快乐。突然遇到些忧虑的事情,容易吃不下饭,更何况身体久病,再忧虑生死及身后事,整天处在极度恐惧之中,怎能吃得下饭呢?请您放宽心养息、休养。现送上关都官员们服用的火丹砂和桔皮散,恳切望您服用服用。

包拯训子孙为官清廉

[ 作者 ]

包拯(999~1062)字希仁,进士,北宋庐州合肥人。在开封知府任上,以廉洁名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被后世尊为"包青天"。后官拜监察御史、龙图阁直学士、枢密副使。

【原文】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译文】

包拯在家训说道:“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上。不顺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包拯)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告诫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欧阳文忠公书示子侄

[ 作者 ]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天圣进士,曾任枢密副使。散文精美,说理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亦精诗词。另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谥"文忠"。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原文】

《诫子书》

藏精于晦则明,养神于静则安。晦,所以畜用;静,所以应动。善畜者不竭,善应者无穷。此君子修身治人之术,然性近者得之易也。

勉诸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虽不琢以为器,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译文】

隐藏自己的才华不显露这是聪明的做法,在静默中涵养自己的精神就会平安无事。韬晦的目的是储备积蓄以备来日之用,平日的静默才能应时而动。善于储备积蓄者来日才能用之不竭。善于平日的静默者应时而动才能用之无穷。这就是君子修炼自身和治理天下的要诀,秉性与此相近者容易掌握这种本领。

诫勉几个儿子,玉不经过琢磨不能成为器材,人不通过学习无法了解掌握道德、学识、义理。玉本身就是物质,虽然不经过琢磨不能成为器物,但本身也不失之为玉。但人的秉性是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的,如果不学习、修身,就不会成为君子而成为小人,这怎能不慎重考虑呢。

【原文】

与十二侄书

自南方多事以来,日夕忧汝。得昨日递中书,知与新妇诸孙等各安,守官无事,顿解远想。吾此哀苦如常。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蒙荣显,致汝等并列官裳,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祐,慎不可思避事也。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阙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已寒,好将息。不具。吾书送通理十二郎。

承示近文,只如此作得也。但古诗中时复要一联对属,尤见工夫。并问当因书言去。昔选人有陈奇者,举主十六人,仁宗见其未尝历选调,特旨不改官,以戒驰骛者。初官,宜少安之。

【译文】

自从南方发生战事以来,我日夜为你担忧。昨日接到递来当时书信,知道你与侄媳妇及各位侄孙皆安好,守着官署,平安无事,我的心总算放了下来。我此时还像日常一样哀苦(思念刚去世的母亲)。我们欧阳家族自从在江南归附明主,数代承蒙朝廷恩惠,享受朝廷俸禄。如今我又承蒙皇上恩宠获得如此显耀的职位,也使你们获得门荫成为官员,应当出力报效朝廷。你身处侬智高叛乱这样多事之地,如国家有所派遣,你应该尽力向前,不得逃避。即使遇难为保全节操而死,也是你最大的光荣。只要你有为国尽忠之心,神明就会保佑你(不会让你死去),你千万不要想着如何去逃避王事。昨天来信中提到要买朱砂送来给我。我不缺少朱砂,你为官应当廉洁,怎们能买官府控制下的物品朱砂呢?:我在任上,除饮食等物品外,不会去购买任所内任何其他物品,你也可以以此为戒。天已寒冷,你要好好保重。我就不一一详说了。这封书信是送给欧阳通理十二郎的。

承蒙你送来近来所作之文,这样写是掌握了文章作法。但古诗作法一定要注意诗句间的对仗,这方面特别能显示作诗的工力。信中并且询问我是否可以上书朝廷请求调职。昔日有个供选拔官员候选人叫陈奇,共有十六位官员举荐他。但仁宗皇帝见他没有经历过候补官员等待迁调过程,特意降旨不准改官,作为官场奔走钻营者的警戒。你担任此官时间不长,还是以安心为好

【原文】

与十三侄书

奉职自赴任,不曾得书。到官下,想安乐。汝孤寒,曾受辛苦,知道官职难得,每事当思爱惜。守廉、守贫、慎行刑,保此寸禄而已。十四郎今却令回。此子自县中来,见其衣装单薄。汝只亲兄弟两人,今食禄,庶事宜均给。更宜戒约,勿令出入。无事令学书识,取些字。从来失教训,是事不会,男子如此,何以养身。今遣人去知府舍人处,求太君墓志。若此人将得来,即更不言。若未得来,即汝因事至府中面告,言吾令汝请文字,且与请取,求的便附来。春寒,好将息。不具。吾押送十三奉职。〈正月十四日〉十四郎,此中与绵袄子两领,并裹缠钱三索,省只十七、八程,可到,恐伊别乱破钱也。

【译文】

奉侄侄儿,自从你赴任离去,至今没有收到你的来信。到任后想必平安快乐。你自幼丧父,家庭贫寒,曾经吃过不少苦。应该知道这官职得来不易,处理事务时都要想一想,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官职。恪守廉洁,恪守清贫,慎用刑具,保住这官家俸禄就行了。我令十四郎返回你那里。这个孩子从县里来我这里,见他的衣服和行囊很单薄。你只有这个亲弟弟,如今你拿着国家俸禄,许多事务上都应该平均供给对待。更应该管束他,不要让他到处乱跑。平日无事时令他读书识字。一直失去教育,什么事都不会。一个男人这样下去,今后靠什么养活自己。我已经派人到抚州知府的舍人那里去取我母亲的“墓志”。如果此人拿到了“墓志”,就罢了。如果拿不来,你随即为此事去面陈太守,就说我需要这个“墓志”,请他交给你。一旦取到,便立即寄来。我于正月十四日派人护送十四郎回你处。行李中有两件棉袄,三串盘缠钱。考虑到只有一百七、八十里路程。三索盘缠钱够用了。担心给多了他又会乱花钱。

家颐教子语

[ 作者 ]

家颐,生卒年不详,字养正,宋眉山(今属四川)人。著有《子家子》。

【原文】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父子之间不可溺于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绳之以礼,则长无不肖之悔。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

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人家子弟惟可使觌德,不可使见利。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子弟之贤不肖系诸人,其贫贵贱系之天。世人不忧其在人者而忧其在天者,岂非误耶?

士之所行,不溷流俗,一以抗节于时,一以诒训于后。

士人家,切勤教子弟,勿令诗书味短,孟子以惰其四支为一不孝,为人子孙,游惰而不知学,安得不愧

【译文】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如读书;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教育子女。

养育子弟如同培养名贵的花卉,既要用多种学问来培养他,又要靠多办善事去栽培他。

有钱的人教育子女,必须注重道德;贫穷的人教育子女,必须让他坚守气节,不做非礼之事。

读书人所作所为,不混同于一般世俗,一定要坚持当时高尚的气节,一定要为后世留下为人处世的榜样。

教育子女,就要引导他的性情,扩展他的志向,培养他的才能,鼓舞他的士气,纠正他的过失,这五方面一项都不能偏废。

培养子弟好比养育灵芝兰草,既要积累学问去培养,又要积累善心去滋润。家里的子弟,只能让他看到美德,不能让他看到利益,

富家教育孩子,必须看重道德修养:贫家教导孩子,必须看重坚守节操。

子弟有没有出息,取决于人自己;他们的贫富贵贱,则取决于命运。世上人往往不去担心由人决定的因素,却担心由命运决定的因素,错误岂不是太严重了

士人的行为,没有被流俗所污染,一要能随时坚守节操,二是要能给后辈留下训诲,

士人之家,一定要勤于教导子弟,不要让家里失去诗书的味道。

孟子认为四肢懒惰也是一种不孝,为人子孙者,闲游懒散却不知道学习,怎么能不惭愧呢。

司马光《温公家范》

【原文】

为儿孙积钱财,不如给后代留功德

为人祖者,莫不思利其后世。然果能利之者,鲜矣。何以言之?今之为后世谋者,不过广营生计以遗之。田畴连阡陌,邸肆跨坊曲,粟麦盈囷仓,金帛充箧笥,慊慊然求之犹未足,施施然自以为子子孙孙累世用之莫能尽也。然不知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自于数十年中勤身苦体以聚之,而子孙于时岁之间奢靡游荡以散之,反笑其祖考之愚不知自娱,又怨其吝啬,无恩于我,而厉虐之也。始则欺绐攘窃,以充其欲;不足,则立券举债于人,俟其死而偿之。观其意,惟患其考之寿也。甚者至于有疾不疗,阴行鸠毒,亦有之矣。然则向之所以利后世者,适足以长子孙之恶而为身祸也。顷尝有士大夫,其先亦国朝名臣也,家甚富而尤吝啬,斗升之粟、尺寸之帛,必身自出纳,锁而封之。昼而佩钥于身,夜则置钥于枕下,病甚,困绝不知人,子孙窃其钥,开藏室,发箧笥,取其财。其人后苏,即扪枕下,求钥不得,愤怒遂卒。其子孙不哭,相与争匿其财,遂致斗讼。其处女蒙首执牒,自讦于府庭,以争嫁资,为乡党笑。盖由子孙自幼及长,惟知有利,不知有义故也。夫生生之资,固人所不能无,然勿求多余,多余希不为累矣。使其子孙果贤耶,岂蔬粝布褐不能自营,至死于道路乎?若其不贤耶,虽积金满堂,奚益哉?多藏以遗子孙,吾见其愚之甚也。然则贤圣皆不顾子孙之匮乏邪?

曰:何为其然也?昔者圣人遗子孙以德以礼,贤人遗子孙以廉以俭。舜自侧微积德至于为帝,子孙保之,享国百世而不绝。周自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积德累功,至于武王而有天下。其《诗》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言丰德泽,明礼法,以遗后世而安固之也。故能子孙承统八百余年,其支庶犹为天下之显,诸侯棋布于海内。其为利岂不大哉!

【译文】

【译文】做为人的先祖,没有不希望能够造福于后代的。可是真能造福于后代的却很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今为后代谋利益的那些人,只懂得多积钱财留给后代儿孙。田地连阡陌,商铺遍布街巷,粮食堆满了仓库,财物塞满了箱子,仍然觉得不够,还在苦心谋求。这样他们心里就怡然自得,自以为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享用不尽了。但是这些祖辈们却不懂得更重要的是应该用做人的道理来教育子孙,也不懂得用礼法来管理家庭。他们自己几十年辛勤劳作所积累起来的财富,却被那些没有教养的子孙们在短时间内就挥霍殆尽。子孙们反过来讥笑祖辈们愚蠢,不会享受,还埋怨祖辈吝啬小气,曾经对自己不好,虐待了自己。那些家里广有钱财但又没有得到良好教育的后代子孙,大都是一开始欺骗盗窃,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不够的时候,就向他人立券借债,打算等到祖父死后再来还债。仔细考察一下这些子孙们的心思,发现他们只是盼望祖父早死。更有甚者,祖父有病不但不给治疗,反而在暗中投毒,以求早一些得到家里的财产。那些为后代谋利益的祖父们,不但助长了子孙的恶行,也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过去有一位士大夫,他的祖先也是当朝名臣,他家里非常富裕但他却很小气,连斗升之粟、尺寸之布,他都要亲自管理。他还把金银财宝锁得严严实实,白天把钥匙装在身上,晚上睡觉时把钥匙放在枕头下边。后来他得了重病,不懂人事,子孙们趁机把他的钥匙偷走,打开密室,找到存放财宝的箱子,偷走了金银财宝。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后就寻找枕头下面的钥匙,可是钥匙已没有了,他于是愤怒地死去了。他的子孙们不但没有为他的死而哭泣,反而因为相互争夺、藏匿财产,打斗、诉讼。就连未嫁人的处女也蒙着头拿着状纸,在公堂之上喊冤叫屈,为自己争夺嫁妆。他们的卑鄙行为受到了乡里的讥笑,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这些子孙们从小长大,只懂得追逐利益,不知道讲道义。生活中所用的钱财物资,本来是人所必需的,但是也不要去过分贪求。钱财一旦太多了,就会成为拖累。如果子孙们确实贤能,难道他们连粗食布衣都不能自己求得,难道会冻死饿死在路旁吗?倘若子孙们无能,即便是金银堆满屋,又有什么用呢?祖父们积累财富留给子孙后代,足见他们十分愚蠢。难道古代那些先贤都不关心他们的子孙后代的穷富吗?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给后代留下很多财产呢?因为古代圣人懂得留给子孙后代高尚的品德与严格的礼法熏陶,贤人们传给子孙的是廉洁的品质和俭朴的作风。舜出身卑贱却能够努力修养品德,终于当上了帝王。他的子孙们继承他的高尚品德,统治国家历经百代而不灭。周朝从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开始修德积功,到了周武王的时候,终于推翻殷商,夺取了天下。《诗经》里说:“周文王谋及子孙,扶助子孙。”指的就是周文王积累恩德,申明礼法,而且将这笔财产传给后代,使得国家安定、社稷稳固。因而他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统治国家八百年。他们的那些旁系亲戚也成了天下的望族,被分封的诸侯遍及海内。周家祖先留给后代的利益难道不大吗?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