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国古九州大禹治水和古埃及金字塔尼罗河

繁体

《山海经》证实埃及金字塔是中国人建造的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山海经》最早成书于什么时期,一直存在不同的见解,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现今看到的《山海经》是汉朝刘向、刘歆父子对古代不同版本的《山海经》《山海图》进行整理编纂后形成的,现代人为了便于区分,将其分为两大部分,并命名为《山经》和《海经》。

《山经》又被称为《五藏山经》,总共五卷,分别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

《海经》总共分为四部分:《海外经》四卷,分别是《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和《海外东经》;《海内经》四卷,分别是《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和《海内东经》;《大荒经》四卷,分别是《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和《大荒北经》;除此之外,还有独立成卷的《海内经》一卷。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刘向、刘歆父子当年整理《山海经》时手中掌握哪些资料,也不知道这些资料具体来自哪里、保存状况如何、资料的全部内容是什么,更不知道刘向、刘歆父子具体是怎么处理这些资料的,但是我们分析可以确定,《海外北经》中的相柳氏和《大荒北经》中的相繇是《山海经》的不同篇章对同一事物的记载,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山海经》并非是一部独立的、系统性的专著,很可能是古人对很多版本《山海经》和《山海图》的总汇,不同版本的《山海经》还可能是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记载。

有了这个结论,我们可以对两段文字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海外北经》记载“禹杀相柳”,《大荒北经》记载“禹湮洪水,杀相繇”,然后“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乃以为池”。这里出现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禹,或许是出于尊重,人们更习惯称呼他为大禹。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大多数中国人都非常明确地知道,共工就是一个神话人物,也就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人物,所以我们可以推断,所谓的“共工之臣”也不是真实的人物,而是一条九头蛇,所谓的“共工之台”虽然真实存在,但只能说它是一座以“共工”来命名的一座金字塔,它的真实建造者不可能是所谓的共工。那么共工之台的建造者会是谁呢?

没错,就是大禹。

在我们看来,大禹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由神话向信史转变的时代,关于大禹虽然也有一些神乎其神的传说,比如斩杀九头蛇、大禹化熊等,但是关于他的其他一些故事还都是比较真实,比如大禹治水、大禹开龙门、大禹划九州等。这些故事我们中国人并不陌生,但是我们多数人往往忽略了《山海经》中对大禹功绩的记载,那就是建造所谓的“众帝之台”。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我们已经明确,“共工之台”和“众帝之台”的“台”就是金字塔,而金字塔又是由一块块石头垒砌而成的山形建筑,如果我们将其视为人造的山,那在不同版本的《山海经》中是否会有别样的称呼呢?没错,《山海经》中关于大禹的内容里还有“禹所积石之山”“禹所导积石山”“禹所积石”“积石之山”等名词都可能是对大禹建造的金字塔的称呼,我们统一将其称为“大禹积石之山”。

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山海经·海外北经》

译文:

禹所积石之山在(博父国的)东面,河水流入。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山海经·海内西经》

译文:

河水从(昆仑山)东北角向北流,折向西南流入渤海,又流出渤海海外,就此向西后往北,流入大禹所疏导过的积石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山海经·大荒北经》

译文:

大荒之中有座山,名字叫作先槛大逢之山,河水和济水流入,海水从北面流入到这里。它的西面有座山,名字叫作禹所积石山。

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山海经·西山经》

译文:

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叫作积石之山,山下有一个石门,河水漫过石门向西流去,这座山上,万物无所不有。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我们都知道金字塔是山形的石质建筑,如果这种人工建造的“山”在《山海经》中也被认定为山的话,那么古埃及的每座金字塔也都有可能就是《山海经》中的某座山。那么所谓的“大禹积石之山”究竟是不是左塞尔金字塔,是不是所谓的共工之台呢?我们先来看看是谁建造了左塞尔金字塔。

顾名思义,左塞尔金字塔自然是左塞尔法老建造的,那么左塞尔是何许人也?左塞尔是古埃及第三王朝时期的第一位法老,根据一些专家的推算,他的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780年至公元前2760年,这一说法尚且存在一定的争议。左塞尔曾率兵战胜了西奈半岛上的游牧民,并征服了努比亚的一部分,并在尼罗河第一瀑布以南的象岛上修建了库图姆神庙。他还命令大维齐尔(相当于宰相)伊姆霍太普,在塞加拉修建了古埃及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金字塔,也就是左塞尔金字塔。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那左塞尔是大禹吗?我们先从左塞尔的名字入手,看他与大禹之间有什么关联。

考古学家在出自古埃及第三王朝的文献中,经常看到一个名词叫“尼特杰里赫特”,意思是“诸神的躯体”,考古学家根据后期的文献做出判断,认为尼特杰里赫特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应该就是左塞尔法老。“左塞尔”是汉语音译的名字,英文对其发音的标注有两个,一个叫作Zoser,一个叫作Djoser,这与大禹姓氏的发音比较吻合,大禹姓娰,叫娰文命,“娰”是“Zoser”这个发音单音节化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左塞尔就是娰文命,就是大禹。

“大禹”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因为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关于大禹的艺术形象,以至于我们对大禹没有形象化的认识。如果说左塞尔真的是大禹的话,那我们就可以通过古埃及留下来的艺术作品,更全面地认识这个伟人的仪容。

左塞尔金字塔地底下的墓室中,有两条狭长的走廊,其中一条走廊的一侧,以浅浮雕的形式描绘了左塞尔法老的全身像,画像上的左塞尔法老头上戴着白王冠,脸上戴着假胡须,手里拿着一根连枷,腰间围着一条短裙,身体摆出一个奔跑的姿态,象是正在参加赫卜塞德节的狂欢。如图。这幅作品呈现的是左塞尔法老的侧面像,而且表现形式带有程序化的特点,不足以比较准确地呈现法老的真实样貌。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除了墓室走廊的壁画外,金字塔北面的出口旁边,还有一尊真人大小的左塞尔法老石质雕像,雕像被供奉在一个叫作塞尔卡布的小石堡里,石堡比较封闭,只在外墙上有一个小小的圆孔打通内外。左塞尔法老端坐在石堡里,一手平放在膝盖上,一手做抓握状放在胸前,手中抓握的物品已经缺失。法老头戴尼美斯头巾,下巴上戴着假胡子,面部微微上扬,通过石堡的小孔望向北极星的方向。可惜的是,这尊雕像的鼻子和眼睛部分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能完整地展现法老的面貌,我们只能通过想象来弥补这一遗憾了。如图。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这时肯定会有人提出质疑,如果只有这一处发音相似,很可能只是巧合,孤例不成证。没关系,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一些可能存在关联关系的历史人物,看他们的名字是否也有这种发音的相似性。

左塞尔法老的儿子名叫Sekhemkhet,音译成斯奈弗鲁,他应该对应的人物是大禹的儿子启,但是从这两个名字来看,似乎看不到任何相似性。没关系,因为古埃及的法老有很多名字,通常都有五个名字,分别是法老的出生名、王位名、荷鲁斯名、两女神名、金荷鲁斯名,斯奈弗鲁还有一个名字叫Zoser Teti,左塞尔·特提,汉语发音单音节化处理后,正好和大禹儿子“娰启”的名字非常近似。启是建立了中国传说中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帝王,因此又被人们称为夏启,现在看来,左塞尔·特提法老就是夏启,左塞尔金字塔旁边一座小一点的,破坏比较严重的金字塔,特提金字塔,很可能就是在他统治时期建造的。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除了左塞尔法老和特提法老外,建造阶梯金字塔的还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功臣,他就是大名鼎鼎伊姆霍太普。

伊姆霍太普是古埃及的大维齐尔,也是一位大祭司,职位和身份相当于中国的宰相,他可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伊姆霍太普的出身并不显赫,刚开始也只是一名小官吏,但是他拥有着远超人们想象的渊博知识和惊人的智慧,创造了许多令现代人都叹为观止的奇迹。他不只是一个开创了古埃及金字塔时代的伟大建筑师,也是一位祭司、作家、医生,是埃及天文学和建筑学的奠基者,是他 开创了将死者内脏掏出来制作木乃伊的先河,他被后世公认为是现世的智慧之神,后世还有人专门为他建造神庙,他在历史上的声望远超左塞尔。

我们看电影《木乃伊》,里面的大反派就叫伊姆霍太普,不过现实中的伊姆霍太普和电影里的形象完全是天壤之别。现在法国卢浮宫保存着一个伊姆霍太普的雕像,雕像很小,为我们还原了这位4600年前的天才的形象。从雕像来看,伊姆霍太普体量很小,身材纤细,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因为他穿着长裙,胸部略微有些突出,甚至还有人对他的性别产生了怀疑。如图。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伊姆霍太普对应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位人物呢?答案就是辅助大禹治水的伯益。伯益也叫作伯翳、柏益,又叫作大费,既然可以用不同的汉字来书写他的名字,就说明他的名字和“娰”“启”一样,都是音译的结果。伯益是他的名字,他的姓是舜帝所赐,和秦始皇一样姓“赢”,伯益全名叫“嬴伯益”,与Imhotep伊姆霍太普发音非常相似,所以伊姆霍太普就是伯益。也有一种可能,“嬴”字就是对“Imhotep”整个单词的单音节概括。

大禹、夏启和伯益,左塞尔、特提和伊姆霍太普,三个关系雷同的人,名字的发音也雷同,这样的巧合并不是很多,所以很能说明问题。除了名字的发音外,伯益的身世以及贡献也与伊姆霍太普非常吻合。

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墨子·尚贤》

译文:

禹从阴方这个地方把益选拔出来,授予他政事,最终划分出九州,统一了天下。

和伊姆霍太普一样,伯益出身卑微,也是发迹于平民之中,后来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各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显赫的声名,政绩可能一度超过了大禹,以至于大禹最后不得不将自己的帝位禅让给了他。之后的故事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版本的描述,有说伯益被迫让出帝位的,有说伯益的帝位被启的势力集团撺掇了的,也有《竹书纪年》等古籍记载启杀伯益的,说法不一而足。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史记·夏本纪》

译文:

过了十年,帝大禹到东方视察,到达会稽,在那里驾崩,把天下传给伯益。服丧三年完毕,伯益又把帝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自己到箕山南面去躲避。

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译文:

古代大禹死的时候,本来打算将天下的管理权传授给伯益,禹的儿子启的手下就相互勾结,攻击益而立启。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益干启位,启杀之。——《晋书》引《竹书纪年》

译文:

伯益侵夺启的帝位,启杀了他。

益为后启所诛。——《史通》引《竹书纪年》

译文:

伯益被后启所诛杀。

我们都知道大禹的主要功绩是治理水患,平定九州。那伯益有什么作为,以至于得到禹帝的赏识和肯定,成为合法的帝位继承人呢?专家们判断,除了辅佐大禹治水外,伯益的功劳主要是教授百姓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的发展。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因为类似《吕氏春秋》这样的古书上,记载着的四个字,叫作“伯益作井”。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伯益做的井应该是水井,水井当然是用来灌溉和饮用的,灌溉就是发展农业的所需,加之在龙山等考古遗址发现的水井遗迹,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顺理成章。可问题是,根据中国古史的记载,当时大禹和伯益他们面对的大环境是天下大水,而非天下大旱,这时候打水井发展农业不是一件很吊诡的事情吗?

如果伯益就是伊姆霍太普,“伯益作井”的说法就解释得通了,伯益所做的井,是建造金字塔时在地底下开凿的旱井,他从事的不是农业方面的建设,而是与建筑或者与政治、宗教方面有关系的工作。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理清大禹、夏启和伯益的关系,可以通过中国古人传承的有关他们的故事,丰富古埃及历史的内容,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古埃及的社会形态。

埃及考古发现中国《山海经》里的共工之台

中国历史的上古时期,有三本流传至今的奇书,它们分别是《易经》《黄帝内经》和《山海经》,其中的《山海经》一直被认为是一本荒诞离奇的不经之《经》,乍看上去象是一本记载山川地貌的地理著作,但是里面还记载了很多动物、植物、异怪、神祇以及很多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秘世界。

长期以来,多数人都把《山海经》当成是一部志怪小说,几乎没人相信里面记载的内容是绝对真实的。《山海经》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可信,流传几千年的奇书难道真的是古人闲来无聊杜撰出来的吗?当今的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我们现在可以放眼全球,重新审视《山海经》里的内容了,《山海经》里描述的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吗?如果是,那它描述的究竟是什么地方,它所涵盖的地理范围有多大?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今天就让我们先从《山海经·海外北经》里的一则记载说起。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山海经·海外北经》

译文:

共工的属臣叫相柳氏,九个头,采食九个山上的出产。相柳所到达的地方,都变成了大泽和溪流。大禹杀死了相柳,他的血腥臭,不能支持五谷的种子生长。大禹就整治了九山,经过多次“仞”和“沮”的方法处理后,于是用这个地方建造了众帝之台,在昆仑的北面,柔利国的东面。所谓的相柳氏,九个头,人的脸,蛇的身体,面部为青色,不敢向北面射箭,害怕共工之台。共工之台在相柳氏的东面,台呈四方形,角落有一条蛇,老虎一样的颜色,头冲向南方。

我们暂时把相柳氏放一边,先看看文中的“共工之台”是一座什么样的“台”,说“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描述中有方位、有形状、有颜色、有朝向,不象是杜撰出来的,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座共工之台吗?如果有,它会在哪里呢,今天是否依然存在呢?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埃及,看一座古老的金字塔,左塞尔金字塔。左塞尔金字塔位于埃及的塞加拉,是古埃及第三王朝时期的法老左塞尔建造的。左塞尔金字塔也叫阶梯金字塔,由许多石灰岩石块垒砌而成,总体呈四方形阶梯状结构,总体为六层,从下到上依次缩小,形成简单且稳固的结构,是古埃及后来所有形态金字塔的雏形。左塞尔金字塔高62米,底边为143米×125米,是古埃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金字塔。与古埃及的其他金字塔一样,左塞尔金字塔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它与周围的院墙、庭院、马斯塔巴、祭殿、神庙、柱廊等建筑结构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落。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如图所示,左塞尔金字塔的底面大致上是一个方形的形状,这一点符合共工之台“台四方”的特点;金字塔建筑群西南面的角落里,有一个台阶直通高墙顶部,墙上有一组眼镜蛇的石雕,符合共工之台“隅有一蛇”的描述,至于究竟是“一条蛇”还是“一组蛇”,我们后面再谈;无论是构成左塞尔金字塔的石灰岩,还是角落里的这组蛇形雕塑,颜色都是棕黄色的,或许是因为当时的语言中没有“棕黄色”这个词语,或许是为了表达得更生动和形象,于是古人用了一种在当时或许很常见的动物的颜色来对其进行描述,也就是所谓的“虎色”;至于文中的“首冲南方”,在这里讲的并不是蛇头所面朝的方向,蛇头面向的方向并不是南方,而是东方,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解释,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共工之台的确认。

是的,《山海经》里的“台”指的就是埃及的金字塔。既然左塞尔金字塔很可能是《山海经》里的共工之台,那么这组蛇形雕塑所要表现的自然就是共工之臣 “相柳氏”,没错,所谓的共工之臣是一条蛇,而且是一条九头蛇,而左塞尔金字塔角落里的这组蛇形雕塑,不多不少正好是九个蛇头。

除了“九首”的特点外,相柳氏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自环”,这个特点出现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之中。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山海经·大荒北经》

译文:

共工的属臣名字叫相繇,九个头,蛇的身子,蛇头和蛇尾相交环成一圈,吃九块土地上的出产。他所“歍”和“尼”过的地方,就变成了沼泽,沼泽水不是辛味的就是苦味的,百兽都不能在这里生活。禹堵塞了洪水,杀死了相繇,他的血很腥臭,不能生长谷物,他所居住的地方水很多,不能居住。大禹填塞了那个地方,经过多次“仞”和“沮”的方法处理后,于是做成了池子,后来的很多帝都根据这个来建造台,在昆仑的北面……有个叫系昆之山的地方,有共工之台,射箭的人不敢朝北射箭。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外北经》对相柳氏的描述,与《大荒北经》对相繇的描述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同为共工之臣,都是九个头,所到之处都会变成沼泽,谷物不能种植,百兽不能生存,人类不宜居住,而且两段文字都涉及到了“大禹”“三仞三沮”“众帝之台”“共工之台”“不敢北射”等字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判断,同为共工之臣的相柳氏和相繇,很可能是同一位,也就是九头蛇,一下我们统一用相柳称呼。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根据两则描述的特点和所传达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猜测:第一,《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是《山海经》中的不同篇幅和章节,但是它们所表现的九头蛇却是同一位,描述的细节也大同小异,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山海经》是古人对之前流传的多种版本的《山海经》的整理集合呢?第二,既然相柳氏和相繇是同一个描述对象,而且他们的名字听上去有些相近,那就说明对他的命名并非是基于其自身特点的形象化命名,而是源自音译,也就是说《山海经》的描述对象是跨越地域、跨越文明或文明阶段的。我们可以参照这两个猜测去破解《山海经》的诸多谜题。

说回到相柳,“自环”是相柳的一个特点,“自环”的意思是蛇的头和尾相连,蛇头咬住蛇尾,形成闭环,这个形象在世界很多古文明中都有出现,被称为“衔尾蛇”,这些形象很可能都与相柳有关联。如图所示。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除了相柳外,还有两个九头蛇的形象,它们的名字分别叫九婴、雄虺。

《山海经》《淮南子》都有提到过九婴,但是这个九头怪到底是兽、是蛇、还是鸟,却没有明确说明,学术界也都说法不一。高诱注解《淮南子》九婴时说,“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之地有凶水”;学者袁珂在他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说,九婴“当是九头怪兽、怪蛇之属,能喷水吐火以为灾”。综合九婴有九个头,所处之地“有凶水”的特征来看,它和相柳应该是同一物,这也就不怪有人将它和相柳的蛇形特征相提并论了。另外,两者的结局也很相似,九婴是被天帝派来的大英雄羿杀死的,相柳则是被治水的大英雄大禹杀死的,难道羿和禹之间还有什么联系?

雄虺出自屈原的诗歌《天问》,“雄虺九首,倏忽焉在”,虺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毒蛇,既然有雄虺九首的说法,那么它一定也是一条九个头的蛇,而且古人对它也有“一身九头”的注解。

雄虺和九婴很可能和相柳一样,都是共工之臣,它们只不过是古人对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版本的传说中不同的称呼而已。

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形象是水蛇海德拉,它拥有九个头,砍掉它的一个头,它就会长出两个头来。海德拉是厄喀德那和巨人堤丰所生的女儿,还有一种说法说它是泰坦巨人帕拉斯与冥河女神司提刻斯结合的产物。海德拉除了九头蛇的形象外,还有一种百头蛇的形象,还有半人半蛇的形象。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传说海德拉常年生活在雷泽之中,不断吞噬雷电的力量,它性情暴躁、凶恶,经常出来吞吃庄稼,蹂躏人畜,它吐出来的毒气会使当地变成瘟疫沼泽,沼泽里的水恶臭无比,四周的土地也都变成褐色。最后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大英雄赫拉克勒斯,用自己的智慧杀死了海德拉,他砍下海德拉的头以后,用燃烧的树木灼烧它的伤口,这样海德拉的头就不能再生,然后将海德拉的尸体埋入土中,用巨石镇住,这才把它杀死。

在日本的上古传说中,也有近似的多头大蛇,名字叫作八岐大蛇。根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记载,八岐大蛇拥有八头八尾,身体像八座山峰、八条山谷那般巨大,它的头像龙头,头顶总是盘绕着八色阴云,它的眼睛像红灯笼果,身上长着青苔、桧树和杉木,它的肚子总是血淋淋的,象是糜烂了似的。八岐大蛇最后被天照大神的弟弟须佐之男设计灌醉,然后被杀。

我们从“八岐大蛇”的名字分析,“岐”字在古代通“歧”字,有“分支”和“分叉”的意思,既然是“八岐”,就说明有八个分叉,有八个分叉的蛇自然是一条九头蛇,八头八尾的说法很可能是古人的误解、误传。

世界古文明的神话和传说中的巨蛇,除了多头的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首尾相接,也就是所谓的“自环”,图坦卡蒙的黄金木椁上,就有类似的衔尾蛇造型。

有考古学家认为,衔尾蛇的造型最早起源于苏美尔,他们在乌尔城考古时,发现了一块制作于公元前的泥板,上面绘制了一条蛇,将身体围成一个圆环的形状,用嘴巴衔住了自己的尾巴。苏美尔人的神话里,巨蛇是创世者提亚马特的仆从,它是提亚马特为了摧毁世界,利用深海地狱的岩浆创造出来的末日之蛇,它的口鼻都能生火,腹部还有利齿。末日之蛇是世间所有罪恶的根源,它在提亚马特的操纵下,不断地对人间进行破坏。专家们分析认为,蛇头衔蛇尾的造型,象征着世界万物的周而复始,也象征诞生和毁灭。

北欧神话中的巨蛇是邪神洛基的女儿耶梦加得,在她年轻的时候,主神奥丁将她丢进了环绕世界的深海里。耶梦加得依靠吞噬海洋的力量不断成长,历经千年,已经长到体型无比巨大,以至于她只要轻轻舒展开一下身体,就环绕着大海咬住了自己另一端的尾巴。因为被囚禁在海底无法挣脱,耶梦加得只能蜷缩身体,把整个尘世环绕,因而她也得名“尘世巨蟒”“中庭巨蛇”或者叫“世界之蛇”。诸神黄昏到来的时候,耶梦加得从海底苏醒,她不停地翻动身体,掀起滔天的巨浪,并登陆阿斯加德的土地,向诸神宣战,最终死在了托尔的神锤之下。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在古印度人的世界观中,我们的宇宙是由一只巨龟、四只巨象和一条巨蛇组成的,巨龟驮着四只巨象,四只巨象撑起了我们这个形状像一个圆盘的大地,而一条名叫舍沙的大蛇环绕着这一切。舍沙是一只长着一千个头的巨蛇,它是印度神话中诞生的第一条蛇,被称为那伽之王。舍沙每天都漂浮在浩瀚的宇宙之海上,它的头部主管着诸多的星体,并支撑着大地,它的身体盘成一圈,环绕着整个世界,然后用头咬住自己的尾巴。据说世界走到尽头的时候,舍沙会喷出火焰,毁掉这个世界,然后自己依然保持自己的形态。

在世界各处的很多古文明遗存里,神话传说里,都有蛇的形象存在,蛇是古文明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元素。按理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毕竟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动物,有人生活的地方基本都有它的存在。但是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股文明中的蛇元素,很多都是多首和自环的,除了九头蛇外,比较常见的还有七头蛇的形象,我们现在暂且不谈七头蛇,只说一下九头蛇。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类似以上几种“九首”或“自环”的大蛇形象,还有欧洲神话中牛头龙身的永恒之蛇乌罗波洛斯,古希腊神话中女神欧律诺墨用北风创造出的大蛇奥菲恩,阿拉巴传说中的深渊之蛇,还有中美洲玛雅人信奉的羽蛇神等等,它们要么是九个头的蛇,要么是衔尾蛇,要么是九个头的衔尾蛇。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上一节我们得出结论,《山海经》里的众帝之台就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大禹就是法老左塞尔(娰),夏启就是法老左塞尔·特提(娰启),伯益就是伊姆霍太普(嬴伯益)。

单凭历史人物名字的发音相似,就得出左塞尔是大禹的结论,很显然是不严谨的,是不是还有其他内容能证明结论的正确呢?接下来的两篇文章就列举更多的文献证据和考古证据证明此观点。

我们再回头看看《山海经》对相柳的两段描述中,还有哪些线索能佐证我们的结论。

两段文字中都出现了一个相同的词组“三仞三沮”,一个是“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一个是“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这是对同一事件的两个版本的描述,“三仞三沮”是其中最一致的措辞。这其中的“仞”字和“沮”字今天已经是两个生僻字了,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考证它们在当时的具体意义了,但是通过行文我们可以大致猜出,这两个字所要表达的是大禹在建造共工之台、大禹积石之山和众帝之台时所采取的方法或步骤,那我们就来看看左塞尔金字塔的建造是否与此有关。

考古学家通过对左塞尔金字塔基座的考察,发现金字塔最初的形态与传统的统治者坟墓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一座高度为六米左右的普通的马斯塔巴,后来又对其进行了两次扩建,第一次扩建后,金字塔变成为四层阶梯状结构,第二次扩建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种六层阶梯状结构的金字塔。也就是说古埃及人是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施工,才完成了左塞尔金字塔的整个工程。三次施工必然要实施三个流程,这或许对应的就是《山海经》里所谓的“三仞三沮”吧。如图。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除了有三次施工过程外,共工之台、大禹积石之山和众帝之台的建造过程还与水有密切关系。从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大禹建造共工之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要镇压共工之臣相柳,共工是传说中的水神,所以共工之臣的所到之处“厥为泽溪”“即为源泽”在所难免,而且这些泽溪和源泽 “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不可以树五谷种”“其地多水,不可居也”,于是大禹“厥之”“湮洪水,杀相繇”“乃以为池”,这才建造起了这座共工之台,也就是说在建造金字塔之前有与水患斗争以及建造水池的过程。

我们上文也说过,左塞尔金字塔也是其他章节里各种所谓的大禹积石之山,这些积石山也都没有离开水:《海外北经》对禹所积石之山的描述中,有“河水所入”的字样;《海内西经》也有河水“入禹所导积石山”的记载;《西山经》中记载的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

我们再来看看左塞尔金字塔和其他一些金字塔的建造是否与治水有关。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左塞尔金字塔并非只是一座孤立突兀的金字塔建筑,它与周边的其他建筑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好似一座宫殿,或者是一座墓葬群。整座建筑群占地长约545米,宽约277米。学者们根据发掘和研究,大体上将建筑群落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金字塔北面的北院区、金字塔南面的南院区以及赫卜塞德祭殿区(或者翻译为赫卜赛特祭殿区)。另外,北院区西北角和南院区西南角又各有一个马斯塔巴。建筑群落的四周原本有四面10.4米高的围墙,围墙由光滑的石灰石砌筑,围墙上还有一些竖向的壁龛,因此被称为壁龛墙,不过现在这些围墙绝大部分都已经损毁。

壁龛墙的一周总共有14个门,其中大部分都是假门,无法出入,只有东南角的一个门可供出入,但是这个门从设计构造上来看,似乎并不是为了人的出入设计的,而是为了供水流通过。从入口进入,是一条石柱构成的长廊,长廊里有40根模仿芦苇捆扎形状的石柱子,被人们称为芦束柱,还有院落内的很多建筑构件也都是芦苇、莎草、莲花等水生植物的造型,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暗示,这里的建筑是在模仿一片沼泽地。如图。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不管是左塞尔金字塔,还是吉萨金字塔,现在看来都是矗立在一片荒芜的沙漠之中,但是它们在建造之初,周遭是否也是这样一片景象呢?考古学家研究认为,古代的尼罗河河道与今天的不同,那时候的河道更偏西,更接近金字塔所在的位置,古埃及人挖通运河,将尼罗河河水引入金字塔的建造工地。有学者猜测,建造金字塔的石材就是借助河水的浮力运到工地的。还有考古学家认为,金字塔建造之初,周边就有水流围绕,吉萨金字塔周围发现的木质太阳船,左塞尔金字塔内发现船形石棺,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说,金字塔的建造是离不开水的,整个设计理念和建造过程与水息息相关。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除了建造步骤与过程外,左塞尔金字塔的建造目的也与《山海经》的记载吻合。

古埃及是神权统治的社会,像建造金字塔这样的巨大工程,自然与宗教脱不了干系。古埃及人认为,金字塔的每一层都是法老登天的台阶,整座阶梯金字塔就是法老“登天的天梯”,这种具有宗教意味的理念或许就是支撑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理论基础之一。至于怎么理解这个所谓的“登天的天梯”,我们后面再讲。

除了这层与宗教有关的目的外,左塞尔金字塔建筑群还承担着一项重要的职责,那就是承办赫卜塞德节。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赫卜塞德节是古埃及的重要节日,对古埃及人来说,尤其是对法老本人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判断法老能否胜任工作,决定古埃及最高统治者是否要易主的重要仪式。这个仪式自法老继任三十周年开始,每三年举行一次。仪式上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要考验法老的体力,那天法老腰间只穿一件装饰了一条牛尾巴的短裙,近乎裸体地围着南院的四周奔跑,后面甚至有可能跟着一头野牛追赶他。因为院子象征着法老所统治的疆域,法老只有按照当时的要求完成考验,才能说明他还有能力统治这块疆域。如果法老能顺利通过考验自然是最好的,大家载歌载舞,欢呼雀跃,举行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狂欢节;如果法老不能通过考验的话,可能就要将法老杀死祭天了——你没看错,就是杀死法老祭天,早期的仪式规则就是这么残酷——然后改朝换代,江山易主。

法老通过了奔跑的考验后,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就是站在广场上,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射箭,我们对这个仪式细节了解不多,也无法准确猜测他们的用意,但是射箭这一行为却与《山海经》的记载相吻合了。《海外北经》说相柳“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大荒北经》说“射者不敢北射”,指的应该就是这种射箭的仪式,正是因为有了要向四个方向射箭的传统,才会有“不敢北射”的例外。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说明,金字塔的建造确实有一定的“震慑”效果。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除了以上几点外,《山海经》里还有一句话,也能证明左塞尔金字塔就是共工之台,这句话就是“群帝因是以为台”,群帝都根据这个来建造台,或者说是群帝都因为这个原因来建造台。“群帝因是以为台”可以这样理解,在左塞尔之后的众多法老,都模仿左塞尔建造金字塔,或者都因为共工之台强大的震慑作用,开始建造金字塔。而实际情况是,左塞尔金字塔就是古埃及最早的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金字塔,在它之后的古王国时期,法老们开始疯狂地建造金字塔,掀起了一轮金字塔建设的高潮,所以说古埃及的金字塔就是《山海经》中的“众帝之台”。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揭示了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一部分原因。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说完了金字塔,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左塞尔法老的其他一些作为,与我们传说中的大禹还有哪些相似之处。

一说到大禹,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禹治水”的典故,大禹受命于舜帝,带领民众治理洪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战胜洪水,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一统天下。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大禹治水治的究竟是哪里的洪水,他带领民众疏导的“河”究竟是哪条河呢?

很多人会非常坚定地脱口而出:“肯定是黄河啊,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真是这样的吗?

也可能有人会说:“大禹生在西羌,也就是四川地界,葬在会稽山,也就是浙江地界,这两处都属于长江流域,大禹的足迹应该多在长江流域,大禹治水治的应该是长江”—— 真是这样的吗?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我们不妨去《尚书·禹贡》中去寻找答案。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尚书·禹贡》

译文:

疏导河道,积石成山,一路到达了龙门这个地方。南面到达了华阴,向东到达了厎柱这个地方,再向东到达了孟津,经过了东面的洛汭,到达了大伾这个地方,再向北面经过降水,到达了大陆这个地方,又往北分成了九条支流,它们都是海水经常倒灌逆流的河流,最终流入大海。

古人一般把南方的大河称作“江”,北方的大河称作“河”,而流量相对较小的河流通常都被称作是“水”,我们判断大禹“导河”的“河”是黄河,也基本上是根据这个规则来确定的,所以长江基本就被排除了。

如果说《尚书》中大禹“导河”的“河”是黄河,那就存在一个问题,黄河河水泛黄的特性是非常明显的,古人为什么只称其为“河”,而不是“黄河”呢?要知道,古人给高山、河流起名字,特别喜欢以其特征来命名,以《山海经》中的河流为例,古人通常以河水的颜色、味道等特点为其命名,比如《山海经》中的赤水、丹水、黄水、白水、黑水、甘水、酸水……流经非洲和埃及的尼罗河,其两条重要的支流也同样是以颜色来命名的,那就是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两条河在喀土穆汇流在一起。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因为黄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颜色,所以古人的语言文字系统中绝对少不了“黄”这个字,毕竟他们还有“黄帝”“黄泉”这些概念,为什么到了黄河这里,黄色这一鲜明的特点就被忽略了呢,难道只因为它是北方河流中最大的一支?

我们再看《尚书》中的其他描述,我们以黄河为线索,考证书中的地名,“华阴”“厎柱”“孟津”“洛汭”“大伾”“降水”“大陆”,这些节点式的地名,必然是一个个重要的地标性质的地点,应该是从地形、地貌上很容易识别,又不太容易被时间磨灭的地方,这些地名指代的究竟是黄河流域的哪些地方呢?至今并没有哪个专家能给出非常准确的和令人信服的答案。

不要灰心,《尚书》中的一句“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最主要的几条大型河流,不管是长江还是黄河,最终入海时的朝向都是向东,方向与书中向北的记载完全不同,而且黄河和长江入海前也没有分叉成多条逆河,所以大禹所导的河流不可能是黄河和长江。

纵观全球所有的重要河流,整体大方向由南朝北流淌,最后向北流入大海的河流数量屈指可数,而在入海前还分叉为多条河流的,也只有尼罗河这一条了。今天的尼罗河入海前的河流数量并不是准确的9条,很有可能是因为尼罗河三角洲河道的沧桑变化,而尼罗河三角洲很可能就是《尚书》中的“大陆”。另外,尼罗河河畔还有大禹“积石”的遗迹,那就是大禹积石之山,大禹用石头垒砌的人工大山,左塞尔金字塔。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判断,大禹治水治的并不是长江和黄河,而是尼罗河。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在大禹之前,同样有人试图驯服洪水,这就是大禹的父亲鲧。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译文:

洪水泛滥,肆虐天界,鲧没等天帝下命令,就窃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天帝命令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野,鲧的肚子里生出了禹,天帝于是命令禹施行土工,划分并平定了九州。

郭璞注解:息壤,据说是一种可以自己无限生长的土,所以可以用它来堵塞洪水。

鲧是在大禹之前,通过围堤堵水的方法治水的历史先贤,早期古埃及考古成果似乎可以为其功业的存在提供一定的佐证。十九世纪中叶,德国探险家斯温福斯在开罗以南3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处早期水坝的遗迹。专家们考证,水坝可能建造于古埃及第一和第二王朝时期,其建造时间甚至早于古埃及的第一座金字塔。水坝长度约104米,高度为23.4米,建造堤坝所用的材料为粗糙的石砾和类似石灰的混凝土材料。然而这个工程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设计者和建造者并没有在水坝上设置溢洪道,这样在遇到大洪水的时候,水坝就很容易被冲垮。虽然这不是一个成功的工程项目,但是因为它是建造于将近五千年前,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钦佩的伟大尝试和创举。另外,希罗多德也在他的《历史》中也提到“美尼斯是埃及的第一个国王,他第一个修筑了堤坝,把孟菲斯和尼罗河隔离开来。”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我们可以由此进一步推断,鲧当年窃取天帝的所谓“息壤”,很有可能是一种火山灰之类的混凝土材料,之所以有传言说它“自长息无限”,是因为火山喷发会源源不断地从地底下提供这种东西出来。尧舜时期的帝王又生活在东非高原上,火山灰这种材料并不稀缺。

另外,共工与相柳的真实身份也能证明大禹治水治的是尼罗河,这个在《天书》第二部《诸神的模样》中我们会说到。

我们常说是黄河母亲孕育了我们华夏的文明,现在看来,这个说法真的准确吗?至少它忽略了长江文明的灿烂辉煌。说到我们华夏文明的起源,必然绕不开“河出图,洛出书”的上古传说,准确地说,我们的文明起源于伊水和洛水,追溯我们华夏文明的根本实际上是河洛文明,或者说是伊洛文明,而这个所谓的“伊洛文明”很可能是“尼罗文明”,至少发音很像,不是吗?

说起尼罗河名字的由来,也没有准确的答案,流传比较广泛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尼罗河的名字是由古埃及法老尼罗斯(nilus)的名字演化而来的;一种说法认为它是拉丁语“nil”演变而来的,意思为“不可能”,说的是居住在尼罗河中下游的居民,因为地理环境阻隔,追溯尼罗河河源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尼罗河的名称由来没有定论,那会不会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尼罗”的发音是由其两条主源流的名字合并而来的呢?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白尼罗河发源自鲁文佐里山,流入维多利亚湖,经过欧文瀑布流入基奥加湖,与夸尼亚湖汇合后,又经过卡巴雷加瀑布流入阿伯特湖,这一段被称为维多利亚尼罗河,很显然这一河段的名称已经带有了殖民的特色,并不是其本来的名字了。湖水从阿伯特湖流出后,一路向北,一直到南苏丹的尼木累,这一段被称为阿伯特尼罗河;再从尼木累向北,流经南苏丹、苏丹境内,一直到喀土穆与青尼罗河汇流,这一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尼罗河。阿伯特河会不会是所谓的洛河或洛水呢,“洛”字的发音会不会来自于“阿伯特”呢?

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西北部的塔纳湖,向南绕过伯尔汉峰,转向西南进入苏丹境内,这一段被称为阿巴伊河。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唯一一块未被欧洲殖民的国家,所以它的河流名字很可能保留了其远古的发音,阿巴伊河会不会是非洲的伊河、伊水呢?

大禹是非洲人,“古九州”在非洲

除了治水以外,大禹的另一个重要功绩就是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并根据各个州的出产及地质优劣制定其贡赋的种类和数量,这九个州各有名称,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大禹划分九州对我们中国的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的诸多别称之一就叫九州,至今一些地方的简称就与九州息息相关,还有很多地名沿用的就是古九州的名字。

有学者根据国内的地理分布、古老的地理名称的回溯,结合一些古代地理文献的记载,还原了古九州的大致分布范围,将中国中原地区及长江、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涵盖其中,形成了一幅九州分布图。如图。这个区域真的是大禹当年划分九州的地域吗,大禹划分九州的布局与这幅图能够大致吻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果大禹当年划分的九州范围真的如此辽阔,那么他当年治水所要面对的至少有两条主要干流,长江和黄河,那么记载他治水的古籍中应该有所区别,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而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并不足以支持大禹掌控如此大范围内的天下万国,并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缴纳贡赋。所以说大禹划分九州的所谓“天下”,应该不在而今的中国国境内,而是在尼罗河河谷一带。

要证明这个说法显然要根据《尚书》的记载,对尼罗河两岸的山川地貌、风物出产进行研究比对,才有可能得出结论。我这里只提供两个可能的线索,线索一是一个字,线索二是三个字。

线索一的一个字是“九州”的“州”字。

在古代,九州的“州”字和非洲的“洲”字是通用的。“州”是个会意字,从“川”,从“丶”。“川”字指的是大江大河的水流,“丶”的发音和意思与“主”字相同,意思是入住、进入的意思,“川”和“丶”联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住到河中去”。《说文》上说,‘水中可居曰州’,也就是说水中可以居住的岛就叫作州;《广雅》说,州,国也,一个州就是一个邦国。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如果说古人所谓的九州指的是现在的中国或中原地区的话,那划分疆域的界限应该依照的是大山和河流的天然分割以及道路交通的连接才对,怎么可能会依照水中的岛屿来划分呢?所以说,古人所谓的九州并不在现今中国的地界,而是在尼罗河周边的河谷地带。

尼罗河河谷是一片狭长的带状区域,适合人类生存的区域都集中在尼罗河两岸的水草丰美之地,再往外就是生存环境恶劣的戈壁荒漠了。和古代的中国一样,古埃及人最便捷的远途交通方式并非陆路,而是以水路为主,他们泛舟在尼罗河顺流而下,一路的风光大同小异,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走到什么地方了呢?除了随山刊木做标记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数水中岛屿的数量,数到第几个州,就知道到了哪个州的地界了,所以依据水中岛屿划分九州的方法也顺理成章。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我们都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里的“三”指代的可能并非三次,而是多次的意思,这里的“过”字是路过的意思,也就是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多次从家门口路过,这就说明大禹的家就在治水的沿途,很可能就在河边。大家有没有想过,既然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洪水泛滥,人们为什么不迁徙到距离大江大河较远的地方去生活呢,难道搬迁的成本要比治理江河的成本还要高吗?显然不是,中国那么大,即便是黄河改道般的洪灾,人们也有太多地方可供躲避洪水,只有当故事的背景在尼罗河河畔的时候,这一切的发生才会显得合理。古埃及人既苦于尼罗河的泛滥带来的灾难,又依赖尼罗河泛滥带来的丰沃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对尼罗河的治理才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说大禹的家一定坐落在尼罗河河畔,因为除了河畔,其他地方都不适宜人类生存,他们无处可以搬迁,这样大禹治水的途中才会来来回回地经过,才会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流传。

我们结合古埃及的地理和历史也可以得出大禹治水的实质,所谓的治水并非是要彻底杜绝河水的泛滥,而是让一切变得可预知、可控制、可测量、可利用。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地猜想,大禹的妻子是涂山氏,为什么是“涂山”呢,“涂山”是什么意思?她的氏族或许就是因为专门负责在山上,或者是人造的积石山——金字塔上涂涂画画,所以才有了这个称呼的吧?

再来看看古埃及,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他们也有类似“州”的概念,只不过已知他们的州的数量并没有9这个数字,而是12、14、24等,与中国“九州”的说法不一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可能是大禹划分九州的说法太深入人心,以至于让我们忽略了关于天下的划分方式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在大禹之前,舜帝就把天下划分为12个州,这个说法出自《尚书》。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尚书·舜典》

译文:

舜帝划定了十二个州的疆界,在十二州的十二座名山上封土为坛举行祭祀,又疏通了河道。

其实古埃及的疆域划分规则一直都是在变化的,或许尼罗河河谷曾经被划分成12个州、24个州,或许也曾经被划分过9个州,只不过九州的说法随着大禹治水的事迹传播到了现在的中国境内,并在中国影响力比较大,所以被流传至今,而其他说法则被人们淡化和忽略了。

还有一个看似巧合的方面,古埃及人的州被称作诺姆,nomos,这或许与《尚书》《礼记》中的“牧”有某种关系,所谓的“牧”很可能就是“诺姆”的音译,只不过后人将其理解成对十二个州首领的称呼罢了。

“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尚书·舜典》

译文:

“啊,十二个州的州长啊!”(舜帝)说,“生产粮食必须得依据时节的规律,安抚远方的百姓,爱护近处的百姓,亲近有德的人,信任善良的人,拒绝邪佞的人,这样边远的外族就都会归服。”

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礼记·曲礼下》

译文:

九州邦国的首领,进入天子的邦国之内,称呼其为牧。

线索二的三个字是“九州裂”。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淮南子·览冥训》

译文:

远古时代,原本的四极偏转作废了,九州大地裂开了大口子,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周天,大火蔓延不熄灭,洪水泛滥无止息,凶猛的野兽吞噬善良的百姓,猛禽捕掠年老与孱弱的人。

古人对“往古之时”的讲述并非捕风捉影的谣传,也不是天马行空的杜撰,而是对过往重大事件的真实描述和深刻记忆,我们暂且不谈文中的其他灾难场景,只说其中的“九州裂”。

九州是一个非常大的地域概念,随随便便一个地震造成的地裂、地陷,不可能被史书记载,更不能叫作“九州裂”,所以“九州裂”必然是一个大规模的地裂现象。纵观全球,唯一能被称作“九州裂”的地貌只有一处,那就是东非大裂谷。

图片

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宽度从几十里至几百里不等。裂谷大致分为两支,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经马拉维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直达红海北端,全长约5800公里;西支南起马拉维湖,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蒙博托湖,一直延伸到苏丹境内的白尼罗河河谷,全长1700多公里。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地质断裂带,素有“地球伤疤”之称。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与世界上其他峡谷地貌不同,它不是风蚀水侵的结果,那是真真切切的大陆板块断裂所形成的。这也充分说明大禹划分的九州的确是地处非洲,东非大裂谷是名副其实的“九州裂”。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大禹一生有太多彪炳千秋的功绩,治理水患、斩杀相柳、开凿龙门、划分九州,这些大家都比较熟悉,除了这些以外,大禹还参与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可能了解的人并不太多,那就是编写《山海经》。

曾经我们只知道《山海经》是一部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文献,作者不详,成书时间不详。现今的学者们对此有过研究,也得出了一些结论,有人认为此书成书于秦朝,有人认为成书于汉朝,有人认为书是中原洛阳人创作的,有人认为是巴蜀之人或是楚人创作的,还有的人认为不同的章节分属不同时期,是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人共同创作的。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只要翻开古籍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人已经对《山海经》的作者有过明确的记载,那就是大禹和伯益,成书年代自然应该是他们所在的三皇五帝末期,夏朝前期,那为什么还有很多学者提出别样的猜测呢?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论衡·别通篇》

译文:

禹主要负责疏导洪水,益主要负责记载奇异的物产,海之外,山之外,没有没到达的地方,把所看到的东西记下来写成了《山海经》。

遂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译文:

大禹于是沿着四渎巡查,和伯益、夔共同谋划,走到有名的大山大泽,就召唤那里的神来询问,当地的山系水路的脉络纹路,金属玉石等矿产的情况,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的种类,以及四面八方的民俗,不同国家和城邦的国土面积等,让伯益都标注和记录下来,所以起名字叫作《山海经》。

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上山海经表》

译文:

已经整理校订的《山海经》内容,出自唐尧虞舜统治时期——大禹划分了九州,根据各地土地不同,制定贡赋的种类和数量,而伯益等人辨别和区分世间万物的善恶,写出了《山海经》。

从古文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大禹和伯益在工作上是一对黄金搭档,他们各有分工,大禹是主要负责人,工作性质主要偏行政,伯益相当于是军师,主要偏学术和技术。

“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从概括得非常简练的文字里,我们可以体会得到大禹和伯益他们当时的科考工程是多么浩大,他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穿梭在野兽出没的荒原,游走在风俗迥异的邦国,他们丈量地理,勘探矿藏,标注生物,记录民俗,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肯定也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然后才有了我们今天还能看得到的这本《山海经》。

我不否认《山海经》在流传的过程中几经易手,也被不同的语言翻译,被不同的文字记载,我也不否认会有后人在大禹和伯益的基础上进行考证、修改和再创作,但是《山海经》的框架和书里的主要内容肯定是出自大禹和伯益,书中记载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非洲和古埃及的。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一些学者之所以会对非常明确的记载有质疑,可能有这么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他们将《山海经》描述的内容,想当然地框定在了中华文明的框架中,将《山海经》所描绘的疆域也大致框定在了现今中国的版图上,所以依据此假定所推测出的结果必然是错误的;第二,现今的中国考古界依旧没有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大面积使用且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所以很多人不相信商朝之前的夏朝、唐尧虞舜、三皇五帝时代的人们,能够完成一部这么系统记载山川地貌的书籍,而且被流传至今。

第一,放眼全世界,哪里的生物品类最多,最适合寻找《山海经》里真实存在的生物,当然是非洲,哪个古文明的奇异造像最丰富,最有可能与《山海经》里的奇物异兽匹配,当然是古埃及,所以研究《山海经》不能画地为牢,一定要把视野打开。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第二,《吕氏春秋》《荀子》《淮南子》等古籍都记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而仓颉是黄帝时期的人物,为什么黄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造字,而直到殷商时期,确切地说是在盘庚到武丁时期,甲骨文才迅速成熟起来呢?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第三,同样是在黄帝时期,就有了奚仲作车的传说,为什么我们考古所发现的车马最早也是出自殷商呢?这显然是不合乎规律的,所以我猜测,所谓的仓颉造字很可能是对古埃及文字诞生过程的描述,奚仲作车也并非发生在现今的中国地界。

德国学者考古证实,鲧和大禹治的是尼罗河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吕氏春秋》

译文:

奚仲创造了车子,仓颉发明了书写。

来源:光阴和我们 摘自《天书》第一部《遥远的中国》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