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奇文-李邦献<省心杂言> :原文+译文

繁体
上页 | 5/7页 | 下页

原文

古人畏四知者,谓天地彼我必有一知者,不得不畏。

况处八达之衢,为万目所视,畏乎所当畏,行乎所无畏可也。

【译文】

古人畏惧 “四知”,是说天地、他人和自己之中必定有一方知道,不得不畏惧。

何况处于四通八达的道路上,被众人所注视,畏惧应当畏惧的,在无所畏惧的事情上行动就可以了。

原文

诚无悔,恕无怨,

和无仇,忍无辱。

【译文】

真诚就不会有悔恨,宽恕就不会有怨恨,

平和就不会有仇人,忍耐就不会有耻辱。

原文

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为人作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译文】

为子孙谋划富贵的人,十有八九会失败。

为别人做善事提供方便的人,以后会受到恩惠。

原文

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

口不言人之过,庻几为君子。

【译文】

耳朵不听别人的错误,眼睛不看别人的短处,

嘴巴不说别人的过错,差不多可以算是君子了。

原文

为善不求人知者,谓之阴德。

故其施广,其惠博,天报必丰。

是故圣人恶要誉,君子耻姑息。

【译文】

做善事而不追求被人知道的,称之为阴德。

所以这种善举影响广泛,施予的恩惠博大,上天的回报必定丰厚。

因此圣人厌恶沽名钓誉,君子以无原则地宽容为耻。

原文

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逺之博,

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几于姑息。

【译文】

仁慈的言语不如仁慈的心真诚,眼前的利益不如长远的利益广博,

仁慈的言语有时可能失于口,眼前的利益有时可能接近于无原则的宽容。

原文

智大心劳者,狂。

力小任重者,踣。

【译文】

智慧大但心思劳累的人,会狂妄。

力量小却负担重的人,会跌倒。

原文

知过之为过者,恐惧不敢为。

不知过之为过者,杀身而后已。

【译文】

知道过错是过错的人,会心怀恐惧而不敢再犯。

不知道过错是过错的人,会一直犯错直到招来杀身之祸。

原文

攫金于市者,欲心胜而不知有羞恶。

求珠于渊者,利心专而不顾其沉溺。

【译文】

在集市上抢夺金子的人,欲望之心强烈而不知道羞耻。

在深渊中寻求珍珠的人,利益之心专注而不顾及自己可能会沉溺。

原文

昼之所为夜,必思之,有善则乐,有过则惧,君子人也。

昼之所为夜,不敢思行险蹈祸,以苟侥幸,其小人之徒欤。

【译文】

白天所做的事情晚上一定要思考,有善行就感到快乐,有过错就感到恐惧,这是君子之人。

白天所做的事情晚上不敢思考,行事冒险、踏入祸端,只是为了侥幸获利,这是小人之流吧。

原文

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受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译文】

从小人那里获取虚假的赞誉,不如从天那里接受。

把财物留给子孙,不如去周济别人的急难。

原文

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为己重者,不知利物。

【译文】

私心过重的人,可以泯灭公心。

把自己看得很重的人,不知道利益他人。

原文

不欺,不吝,不隘,不强者,可与人为徒。

【译文】

不欺骗、不吝啬、不狭隘、不强势的人,可以与人交往。

原文

礼义亷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寡合则非渉世之道,是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译文】

礼义廉耻可以用来约束自己,不能用来约束别人。

约束自己就会少犯错误,约束别人就会很少与人投合,很少与人投合就不是处世之道,所以君子责备自己,小人责备别人。

原文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

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译文】

德行有余却认为自己不足的人,是谦虚。

财物有余却认为自己不足的人,是鄙陋。

原文

愚胜智,拙胜巧,讷胜辩,知此者,全身。

昩此者,蹈祸。

【译文】

愚笨胜过聪明,拙朴胜过机巧,木讷胜过善辩,知道这些的人,可以保全自身。

不知道这些的人,会遭遇灾祸。

原文

合天地者,或不能周人情。

图近利者,必知其无逺虑。

块土不能障狂澜,匹夫不能振颓俗。

【译文】

能与天地相合的人,或许不能周全人情。

只图眼前利益的人,必定知道他没有长远的考虑。

一块土不能阻挡汹涌的波涛,一个普通人不能振奋颓败的风俗。

原文

苏张通六国,而皆合。

孔孟走天下,而不遇。

易进难,入王霸之道,岂止如霄壤。

【译文】

苏秦、张仪能让六国联合,而都能实现合作。

孔子、孟子奔走天下,却不被任用。

容易进入而难以退出,王霸之道,难道只是像天和地的差别吗?

原文

陶渊明无功德以及人,而名节与古忠臣义士等。

何耶?

岂颜氏子以退为进,寗武子愚不可及之徒欤!

【译文】

陶渊明没有功德施予他人,但是名节却与古代的忠臣义士等同。

为什么呢?

难道他是像颜回那样以退为进、像宁武子那样愚笨得别人比不上的人吗?

原文

巧辩者,与道多悖。

拙讷者,渉世必踈。

寜踈于世,不可悖于道。

【译文】

巧言善辩的人,大多与道相悖。

拙笨木讷的人,在世间处事必定疏略。

宁可在世间疏略,也不能与道相悖。

原文

华藻见于外者,谓之文。

今古积于中者,谓之学。

苟见道不明,用心不正,徒只以文过饰非,所以在德行言语政事之下。

【译文】

华丽的辞藻表现在外的,称之为文。

古今的知识积累在心中的,称之为学。

如果对道不明白,用心不端正,只是用文辞来掩饰过错,所以在德行、言语、政事之下。

原文

求师问友,急于教子弟者,始于章句中。于文彩终于科第。

所谓入孝出悌,泛爱亲仁,则瞢然如冥行,岂不违吾宣圣之言乎人。

【译文】

寻求老师询问朋友,急切地教导子弟的人,开始于章句中的文采,最终于科举考试中及第。

而所说的在家孝顺父母、出外敬爱兄长,广泛地关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却像在黑暗中行走一样懵懂无知,这难道不是违背了我们的先圣孔子的话吗?

原文

性如水,曲直方圆随所寓,善恶邪正随所习,富贵声色皆就下,不劳习者也。若非见善明,用心刚强,忍力行,则决堤坏防,不流荡者,几希。

【译文】

人的本性如同水,曲直方圆随所处的环境而变化,善恶邪正随所学习的东西而改变。富贵、声色都趋向低处,这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

如果不是看到善行明智,用心刚强,努力践行,那么就如同决堤坏防,能不随波逐流的人很少。

原文

责越人以鞍马,强胡人以舟楫,其犹询民瘼于贵游,索寳玩于寒士,艰哉!

【译文】

要求越人擅长骑马,强迫胡人擅长划船,这就如同向富贵之人询问民间疾苦,向贫寒之士索要珍宝玩物一样,太难了!

原文

用不节财,何以丰民,不蘓国,何以足?

【译文】

使用财物不节制,怎么能使百姓富足?不使国家复苏,怎么能充足?

原文

君容而断,臣恪而忠,父严而慈,子孝而敬,兄爱而训,弟恭而劳,夫和而庄,妇贞而顺,人伦之道,尽矣

!处内以睦,处外以义,检身以正,交际以诚,行己之道至矣。

【译文】

君主有包容之心且能决断,臣子恭敬且忠诚,父亲严厉且慈爱,子女孝顺且恭敬,兄长友爱且教导,弟弟恭敬且勤劳,丈夫温和且庄重,妻子忠贞且温顺,这样人伦之道就全了。

对内和睦,对外以义,自我检点要端正,与人交往要真诚,为人处世之道就达到极致了。

原文

饱藜苋者鄙膏粱,乐贫贱者薄富贵,

安义命者轻死生,逺是非者恶臧否。

【译文】

吃藜苋等粗食的人鄙视膏粱等美食,以贫贱为乐的人轻视富贵,

安于义命的人看淡生死,远离是非的人厌恶褒贬。

原文

不欺暗室者,肯自欺于心乎?

不媿屋漏者,肯有媿于人乎?

不欺于心,无媿于人,庻几可以希君子。

【译文】

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亏心事的人,会自己欺骗自己的心吗?

在屋漏之时也无愧于心的人,会有愧于他人吗?

不欺骗自己的心,无愧于他人,差不多就可以接近君子了。

原文

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节。

内重者外轻,故守道义而乐贫贱。

【译文】

注重外在的人内心就轻视,所以保住富贵却丧失了名节。

注重内在的人对外在就轻视,所以坚守道义而以贫贱为乐。

原文

爱亲者,保其身。

爱君者,轻其位。

【译文】

热爱亲人的人,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热爱君主的人,会看轻自己的职位。

原文

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

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

【译文】

饱食美味、穿着轻暖的衣物却不知节制的人会减损福气。

广泛积聚财富、骄奢于富贵却不知停止的人会招来杀身之祸。

原文

穷不易操,达不患失,非见善明,用心刚者不能。

【译文】

穷困时不改变操守,显达时不担心失去,这不是看到善行明智、用心刚强的人做不到。

原文

身之中有小疾痛,则医卜杂进,愈而后已。

殊不知烹宰物,命以快口腹,岂不甚于己之疾痛乎?

戒之哉!戒之哉!

【译文】

身体有小病痛时,医生和占卜之人纷纷前来,直到病好才停止。

却不知宰杀动物,为了满足口腹之欲,难道不比自己的病痛更严重吗?

一定要引以为戒!一定要引以为戒!

原文

人有过失,己必知之,己有过失,岂不自知?

喜是非者检人,畏忧患者检身。

【译文】

别人有过失,自己一定能知道,自己有过失,难道自己会不知道吗?

喜欢议论是非的人会检视别人,畏惧忧患的人会检视自身。

原文

人以巧胜天,天以直胜人、小人。

【译文】

人用巧诈与天相争,天用正直战胜人。

原文

诈而巧,似是而非,故人悦之者。

众君子诚而拙,似迃而直,故人知之者寡。

【译文】

小人用巧诈看似能胜一时,却不能长久。狡诈而巧妙,似是而非,所以喜欢这样的人的很多。

君子真诚而拙朴,看似迂阔却正直,所以了解君子的人很少。

原文

君子小人不并用,如熏莸不同噐。

用君子,则逺小人。

用小人,则害君子。

【译文】

君子和小人不能同时任用,就如同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里。

任用君子,就要远离小人。

任用小人,就会伤害君子。

原文

舜耕于歴山,伊尹耕于莘野,圣贤力田,见于经传。

后世以文学明道,其弊至于菽麦不分,岂止不知稼穑艰难也!

【译文】

舜在历山耕种,伊尹在莘野耕种,圣贤之人亲自耕作,在经传中有记载。

后世之人用文学阐明道理,其弊端甚至到了分不清豆类和麦子的程度,岂止是不知道耕种的艰难呢!

原文

哀哉!人以麟鳯比君子,以豺狼比小人,徒论其表耳。

麟鳯能瑞世,而不能移风易俗,君子能厚风俗,致太平,以来麟鳯。

豺狼能害人,其状易别,人得以避之。

小人深情厚貌,毒人而不可防,闲豺狼之不若也。

【译文】

可悲啊!人们把麒麟、凤凰比作君子,把豺狼比作小人,只是从外表来比较罢了。

麒麟、凤凰能为世间带来祥瑞,却不能移风易俗,君子能使风俗淳厚,实现太平,从而引来麒麟、凤凰。

豺狼能害人,其样子容易辨别,人们可以躲避。

小人内心深沉、外表和善,毒害他人却让人难以防备,比豺狼还不如。

原文

善恶之报速,则人畏而为善。

天网虽勿漏,恐太踈,则流中下之性。

【译文】

善恶的报应如果迅速,那么人们就会畏惧而做善事。

上天的法网虽然不会遗漏,但如果太稀疏,就可能会让中下等品性的人放纵。

原文

少不勤苦,老必艰辛,

少不伏劳,老不安逸。

【译文】

年少时不勤奋辛苦,年老时必定艰辛;

年少时不习惯于劳作,年老时就不会安逸。

原文

明出处者,可以保身。

轻死生者,可以守节。

【译文】

明白出仕和退隐之道的人,可以保全自身;

轻视生死的人,可以坚守节操。

原文

梁栋朽者,屋倾。

贤不肖分者,国治。

上节下俭者,财用足。

本重末轻者,天下平。

【译文】

栋梁腐朽了,房屋就会倒塌;

贤能和不贤能的人区分开来,国家就能得到治理;

在上位的人崇尚节制、在下位的人崇尚节俭,财用就会充足;

重视根本、轻视末节,天下就会太平。

原文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

量寛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译文】

不看重钱财就足以聚集众人,严格要求自己就足以使人信服,

气量宽宏就足以得到人心,身先士卒就足以率领众人。

原文

无常德者,不可以作医,存亡所系耳。

庸人假医以自诬,其初则要厚利,虚实补泻未必适当,幸而不死,则呼湏百出,病者甘心以足其欲。

不幸而毙,则曰饮食不知禁,嗜欲不能节,非药之过也,厚载而去。

死者何辜焉?世无扁鹊,望而知死生,华佗涤肠而愈疾轻,以性命托庸夫,何如畏致疾之因,固养其本,以全天年耶?呜呼哀哉!

【译文】

没有恒定品德的人,不可以做医生,因为这关系到人的生死。

平庸的人借助医生来欺骗自己,一开始就索要丰厚的利益,用药的虚实补泻未必恰当,侥幸不死,就会不断提出各种要求,病人也心甘情愿地满足他们的欲望。

不幸而死亡,就会说饮食不知道禁忌,嗜好欲望不能节制,不是药的过错,然后带着丰厚的财物离开。

死去的人多么无辜啊!世上没有扁鹊那样一看就知道生死的人,也没有华佗那样能洗涤肠胃治愈疾病的人,轻易地把性命托付给平庸的医生,哪里比得上畏惧生病的原因,巩固养护身体的根本,以保全自然的寿命呢?唉,真是悲哀啊!

1
0
4243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