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希特勒人生的前24年都是在奥地利度过的,这里承载了他的童年时光、家庭生活、青春回忆,即使后来成为了德国元首,他依然对故乡难以忘怀。
“我是这片土地(指奥地利)的儿子。”
他这样说道。
而德奥合并的信念更是在他心中从未动摇。
他在《我的奋斗》的第一页就写道:
“德国和奥地利必须恢复日耳曼人的伟大故国,这个合并必须进行,一个血统只能有一个德国。”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为德奥合并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战战败导致奥匈帝国解体,新成立的奥地利共和国不过是旧帝国的一块碎片,这个小国仅有700万人口,但相比于民族成分复杂的奥匈帝国,奥地利人种单一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说德语的德意志人,同文同种的德国对他们吸引力很大,再加上希特勒本来就是奥地利人,在奥地利人人都听说他们当中出了一个德国元首,亲德思潮便更加泛滥。
在另一边的德国人看来,奥地利横跨中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丰富的物质资源也能增强德国的经济实力,但德奥合并还有两个很大的阻力:
一个是奥地利政府,他们竭力维持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
另一个是墨索里尼,他向来反对德奥合并,因为奥地利是意大利和德国之间最重要的屏障,德国一旦吞并奥地利,便可能对意大利构成威胁。
为了促成德奥合并,希特勒在这两方面都下足了功夫。
他将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请到他的别墅里,不断威胁恐吓:
“我告诉你,许士尼格先生,我已经下定了决心,你们连半个小时都撑不住。”
会谈结束后,许士尼格前脚刚离开房间,希特勒就大吼着叫来了凯特尔将军,他的嗓门大到整栋房子都听得到,将军急忙赶到,却发现元首只要求他在房间里待够十分钟,将军一头雾水,而许士尼格已是心惊胆战,在他看来军事入侵已经迫在眉睫,在政治生涯的最后时刻,许士尼格孤注一掷地向英国求援,因为“德国永远不得与奥地利合并”这句话是白纸黑字写在《凡尔赛和约》里的,他希望英国承担起缔约国的责任,但他得到的只有冷漠地回绝:
“英国政府对此无能为力。”
许士尼格绝望了。
他宣布为了避免流血冲突,部队将不做抵抗。
在欧洲大陆的另一边,在希特勒不断地沟通和试探之后,墨索里尼终于接受了德奥合并。
希特勒大喜过望,他在电话里说:
“告诉墨索里尼,我永远不会忘记他,不论他深处何处、需要什么帮助,即使整个世界都反对他,我也会和他在一起。”
没想到一语成谶,5年后墨索里尼被推翻,在他失去一切、身陷囹圄时,希特勒派出了一支特种部队,成功把他救了出来,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让我们回到1938年。
希特勒已经扫除了一切阻碍,这位维也纳的游子,在阔别家乡25年后,带着千军万马重回故国,奥地利人欣喜若狂地迎接了他,人们蜂拥而来、把道路围得水泄不通,不停高喊:
“一个民族、一个德意志!”
希特勒看起来也被打动了,泪水沿着他的双颊流下,他在林茨市政厅的阳台上做了演讲:
“命运选中了我,来把祖国归还给德意志。”
▲奥地利北部城市林茨 图源:网络
希特勒的声望就此达到巅峰。
他完成了俾斯麦都不曾完成的伟业——统一大德意志。
他还完全撕毁了《凡尔赛和约》,这是在19年前的巴黎和会上缔结的最重要的协定。
一战三巨头在这个协定中为德国设下了重重阻碍:
禁止德国实行征兵制
禁止德国在莱茵兰地区驻防
禁止德国建立空军
德国陆军不得超过十万人、不得拥有坦克、重型火炮
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与它合并
这些条款事无巨细,犹如一道道封印,把德国完全锁死。
但在希特勒上台后短短五年,这些封印就全部失效,从囚笼中冲出的是一个嗜血的战争帝国,它将给世界带来深重的灾难,也将走向自我毁灭的穷途末路。
但在1938年,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帝国内的人民沉浸在对元首的崇拜中、发誓要一辈子追随他;而帝国外的政客们依然觉得希特勒是一个可以讲道理、可以与之合作的人,在这样的想法下,他们与希特勒一起走向了慕尼黑,走向了二战前最卑鄙的阴谋。
09
今天我们都知道希特勒是一个永不满足的战争狂人,但在二战爆发前,欧洲政客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被希特勒的精心伪装和花言巧语所欺骗,一战三巨头之一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与希特勒会晤后盛赞他是伟大领袖;英国工党领袖乔治·兰斯伯利,在与希特勒会谈后,坚信希特勒将会竭尽所能避免战争;法国驻德大使回忆希特勒时说:
“他不让人害怕、也不让人厌烦,而是充满同情心。”
几乎所有外国政要在拜访过希特勒后对他的印象都是正面的,他们沉浸在这样一种幻想中:
“希特勒只是不满《凡尔赛和约》,而妥协让步就能换得他的支持与合作。”
1938年9月15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就是在这样的幻想中登上了飞往柏林的飞机,他要去解决苏台德危机。
苏台德地区位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这片土地上居住着大量德意志人,而希特勒的民族主义是跨国界的,他只看血统不看国籍,只要你是德意志人,不论你在哪里、国籍是什么,希特勒都认为你该受到德国的庇佑;而如果你是犹太人,哪怕你是德国籍、为德国当过兵、交过税,希特勒也会把你送到集中营里折磨死。
正是出于这样的逻辑,当希特勒听说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遭遇不公待遇时,他便认为德国有权干预。
怎么干预呢?
把苏台德地区划给德国就行了嘛!
如果不给,德国就用军队直接抢。
对此张伯伦反击道:
“如果德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出于条约义务将会参战,英国也将予以支持。”
但希特勒看上去完全不害怕,他说:
“那就随便吧!我不在乎!我已做好准备迎接任何不测。”
在武力威胁之后,希特勒又开始展现善意,他保证苏台德地区将是他最后的领土要求。
张伯伦屈服了。
他相信了希特勒的话、转而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压,他在信中写道:
“尽管希特勒看上去冷酷无情,但我的印象是,这个人一旦做出承诺,还是可以信赖的。”
在如此可笑的判断下,绥靖政策迎来了它的巅峰——《慕尼黑协定》。
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四国首脑齐聚慕尼黑,四个国家坐在谈判桌上划定了另一个国家的领土。
当张伯伦回到伦敦时,他对着人群挥舞起了一张纸,那张纸上有希特勒的签名,这一幕成为了二战爆发前最经典的画面。
画面中的每一个人都相信他们即将驶向和平的彼岸,浑然不知自己正在迈入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
10
短短六个月后,希特勒就将《慕尼黑协定》撕毁,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人们从和平的美梦中惊醒,焦虑不安地关注着希特勒的下一步行动。
历史终于走向了二战爆发点——但泽。
《凡尔赛和约》将德国领土一分为二,其分界线正是划给波兰的但泽走廊,这条走廊将波兰国土伸向了波罗的海、使其拥有了出海口,而走廊的终点就是但泽市。
但泽名义上归国际联盟管理,实际上很大程度受波兰控制,希特勒希望吞并但泽,并修建一条联通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的跨境公路,他发出了最后通牒,让波兰人做一个选择,但泽或战争。
希特勒本以为他一施压,波兰人就会屈服,一切不过是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重演,但他很快就失望了。
波兰人选择了战争。
波兰外交部长约瑟夫·贝克表明了态度:
“如果德国想用武力改变但泽的归属,那就开战吧!”
波兰的态度如此硬气,背后有三点原因:
一是波兰已经得到了英法的保证,如果波兰被德国入侵,英法会为其而战;
二是波兰和德国、苏联都签订过互不侵犯条约,看上去高枕无忧;
三是波兰军队纸面上实力并不弱,能排到世界第六。
波兰人的回复令希特勒暴跳如雷,他下定了战争的决心,波兰当然是要毁灭的,但他还不想和英法刀兵相见,他一再强调:
“我不需要西方的任何东西,只求能在东方随意行动”。
但英法已经无法信任他了,《慕尼黑协定》的撕毁让他们吃够了教训,连张伯伦都放弃了绥靖,这让希特勒压力剧增,战争将不会局限于德国和波兰之间,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浮出水面。
德国被迫在欧洲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希特勒放眼四顾,看了一圈又一圈,虽然他很不想承认,但苏联确实是最合适的,苏联紧邻波兰,如果德国不打招呼直接攻占波兰,一定会引起苏联的强烈反应,届时德国将同时与英、法、苏开战,无疑会重蹈一战的覆辙。
但如果德国与苏联合作呢?
德国放弃一半波兰领土换来东线的和平,等把英法都收拾了,再回头和苏联决战也不迟。
莫斯科传来的消息更令希特勒兴奋,苏联已被英法孤立、愿意和德国谈判。
1939年8月23日,两家秃鹫运输机从柏林起飞,机上的乘客要去签订二战前最重要的条约,这项条约将会戏剧性地改变大国关系。
两天后波兰人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德国已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令他们有些困惑,德国和苏联并不接壤,他们为什么要约定互不侵犯呢?
随之而来的是恐惧,如果他们约定互不侵犯,那又是哪一个国家会被他们入侵呢?
11
1939年8月31日下午,波兰大使利普斯基仍在为和平而奔走,他请求见一面希特勒,但被拒绝了,一股不祥的预感在他心中升起,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接待了他,听说大使没有谈判的特命全权后,里宾特洛甫马上终止了会见,利普斯基只能惴惴不安地回去,等他抵达使馆时,他发现通往华沙的电话线已经被切断,他心中的预感得到了证实,在他窗外,柏林的街道一切如常,而天色已经渐渐变黑了,世界在睡梦中迎来了9月1日——开战之日。